北京科技大学设施建设
北京科技大学主题 |
---|
![]() |
北京科技大学设施建设主要涉及到北京科技大学校内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维护情况。后勤基建管理处负责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规划等工作。
历史
北京科技大学校园内西门附近的主楼、办公楼、理化楼等均于20世纪50年代建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加强校园的设施建设。1998年到2000年,为提高教职工的住房环境,先后新建改建工程共6万多平米,建成青年公寓、48、49号住宅等。1998年到2003年学校投入巨大的资金对逸夫楼、科技楼、土木环境楼等教学设施进行了新建,2005年建成机电信息楼。

学生公寓一期、二期、三期于2002年至2005年完工,建成1-7斋学生公寓区的7座公寓楼。万秀园食堂于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鸿博园食堂于2007年投入使用。2001年学校成立后勤服务集团,全面接管学校后勤建设工作。2001年年竣工的北京科技大学会议中心承担着学校主要会议接待的工作,对外可以举办中小型会议的场所。1999年开工2000年竣工的校办产业方兴大厦(综合科技楼),总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为广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北京科大科技园大厦于2008年1月2日开工建设,已于2010年投入使用,并将进一步推动学校的产业发展和科技园建设。
2002年,北京科技大学成功获得了2008北京奥运会跆拳道和柔道比赛场馆的建设权。北京科技大学体育场于2002年4月建成,总面积66198平方米,已通过中国田径协会认证为标准田径比赛场地。运动场设置了标准塑胶跑道,天然草坪足球场、篮球场、塑胶排、网球场、体操练习场和健身器械区。主席台贵宾席140个、看台观众席2450个。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通过招标形式确定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于2005年11月开始动工,2007年11月7日竣工。体育馆工程总建设用地约2.38公顷,总建筑面积24662平方米,由一个主体育馆和一个综合体育馆组成,最多可以容纳8024名观众。体育馆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地上建筑面积2206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602平方米。
科研与教学
北京科技大学在科研和教育的设施建设有很大投入。截止2006年,随着冶金生态楼和经济管理楼的落成,学校基本实现“每个学院一栋楼”的格局。科技楼作为“211工程”项目竣工,建筑面积11031平方米,现用主要用做重点学科建设的科研实验及综合实验教学基地,现在为冶金工程研究院驻地。
1998年逸夫楼工程开工建设,用于承担学校基础教学的重点任务,并与2002年建成。逸夫楼建筑面积达到11000平方米。逸夫教学楼内设有教室56个,合计9820个座位,占全校教室座位总数的51%。此外,教学楼也承担很大一部分日常教学任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逸夫楼和教学楼等公共教学场所提供技术保障,使得教室配有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让电化教育得以普及。2011年,逸夫楼整体安装了空调设备。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承担全校理工科学生基础实验教学工作,实验设备基本满足需求。北京科技大学图书馆为校内人员进行图书阅览、文献检索和科技查新提供了平台。
信息化建设在北京科技大学的教育科研领域实施得较为完善。校园一卡通极大便利了学生与教职工的学习和工作。2009年12月以来,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逐步扩大校园网络覆盖范围,图书馆、鸿博园、学术报告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北京科技大学体育场等区域陆续开通无线网络。
后勤与生活
2001年初,学校后勤工作实施社会化改革,北京科技大学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良好的办学环境为后勤社会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7月5日正式成立北京科技大学后勤集团。后勤服务集团是学校二级单位,下设13个单位,其中集团直属5个机关单位包括集团办公室、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督察室、总调度室。后勤服务集团下属8个中心包括饮食中心、物业服务中心、学生公寓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动力运行中心、科教服务中心、幼教中心、会议中心。
后勤服务集团使得学校基础设施的维护与完善得以落实。主要工作内容涉及餐饮,学生宿舍、物业维修、卫生打扫、校园绿化、房屋出租、动力运行、幼儿教育、会议接待等多个方面。其中卡务中心和校园卡圈存机在校园各个区域的设立使得校园一卡通服务在学校得以顺利进行。物业服务中心是后勤集团一个在全校范围内运作的机构,其工作范围涉及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包括教学楼、学生公寓楼的卫生保洁、公寓电话和宽带上网业务的办理等。
北京科技大学在学生公寓区设有物美生活超市,满足了学生日常起居的生活用品需求。北部居民区还设有物美便利超市。此外,校园内有多处独立运营的服务机构,包括中国移动营业厅、中国邮政储蓄所、中国建设银行自助银行和校园书店、理发店、复印室、配镜中心。位于北部园丁路商业服务区和东部居民区还有其他餐馆、洗衣店、图片社等。
其他
安防与生产安全
北京科技大学保卫保密处和相关部门一直致力于学校安防建设。学校于2005年开始学校安防工程建设,于2007年投入近260万元完善学生公寓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完成学生公寓楼道视频监控系统、学生公寓门禁管理系统及周界防入侵报警系统。学校于2007年末到2008年2月份进行了学生公寓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在学生公寓楼主出入口安装门禁管理系统,并与校园一卡通系统整合,有效控制了外来人员进入学生宿舍;在学生公寓楼周边安装周界防入侵报警系统,配合周边视频监控点位,使学生公寓楼周边安全环境得到有效控制。校园内设有多处报警设施。
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材料学院功能材料实验室、学校危险化学品库、鸿博园食堂、万秀园食堂、学生公寓地下空间为学校的重点场所。学校定期组建安全生产小组检查这些场所,以确保卫生安全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保管。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储存与管理由后勤服务集团科教服务中心统一负责。
参见
外部链接
北京科技大学建筑物与设施 | |
---|---|
教学区 | 逸夫楼 · 教学楼 · 经管楼 · 图书馆 · 机电信息楼 · 冶金生态楼 · 文法楼 · 土木环境楼 · 实验楼 · 外语楼 · 理化楼 · 主楼 · 理学楼 · 工程训练中心(东区 · 西区) · 研究生院 · 材料测试楼 · 材料加工实验室 |
学术科研区 | 科技楼 · 金物楼 · 腐蚀楼 · 网络楼 · 零件轧制中心 · 学术报告厅 |
办公区 | 办公楼 · 水电收费办公室 |
体育场馆区 | 体育馆(羽毛球馆 · 乒乓球馆 · 篮球馆 · 网球馆 · 游泳馆 · 金科健身) · 体育场(田径场 · 篮球场 · 足球场 · 网球场 · 排球场)· 五环广场 |
学生宿舍区 | 学生公寓(1斋 · 2斋 · 3斋 · 4斋 · 5斋 · 6斋 · 7斋 · 8斋 · 9斋 · 10斋 · 11斋 · 12斋)· 博士后公寓 · 专家公寓 |
后勤服务区 | 万秀园 · 鸿博园 · 园丁路商业服务区 · 校医院 · 培训楼 · 会议中心 · 逸夫科技馆 |
家属区 | 北京科技大学家属区(1栋 - 51栋)· 教师公寓(16栋)· 居委会(9栋) |
产业园区 | 科技园A-D座 · 逸夫科技馆 · 会议中心 · 科群大厦 · 科大天工大厦 · 方兴大厦 |
其他 | 印刷厂 · 锅炉房 |
相关条目 | 校园道路(园丁路 · 学子路 · 图书馆路 · 体育馆路) · 地理环境 · 交通 · 设施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