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学院
文法学院 | |
---|---|
![]() | |
文法楼 | |
院训 | 宽容与和谐、学习与研究 |
成立时间 | 1995年 |
现任院长 | 陆俊 |
教师人数 | 约70 |
学生人数 | 本科生:712 研究生:约600 |
地址 | 文法楼 |
网站 | wenfa.ustb.edu.cn |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HSS)是北京科技大学的一个文科学院,创建于1995年。
文法学院是北京科技大学覆盖学科门类最广泛的学院,包含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学、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多个学科。学院始建于1995年4月,前身是北京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系。几年来,学院积极倡导“宽容与和谐”、“学习与研究”的精神,力争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并进,努力在理工科大学开辟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事业,逐步形成学院自身的办学特色。
历史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成立于1995年4月。它是由原社会科学系、外语系、高教研究所、德育教研室等单位先后合并而成。
1953年7月,17名教师先后汇集到北京钢铁学院的新校址,创立了政治教研组,由校宣传教育科分管。校党委成立后,由宣传部负责领导。杜维新担任教研室主任,下设中共党史教学小组,马列主义基础教学小组和政治经济学教学小组,随后建立哲学教学小组。1954年,政治教研组党支部成立。1955年,分设政治、俄语、体育党支部。
1956年,政治教研组资料室成立,由余沈阳兼管。校党委从中央党校聘请苏联专家来教研组进行指导。 1958年下半年,校党委整顿并重建了马列主义教研组,朱耀中为教研组主任,李涛为党支部书记。1959年9月,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三门政治理论课恢复上课。但一个月后,在反右倾运动和教育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堂教学再次中断。
1959年夏、1960年初,学校先后从学生中抽调一批党员补充马列主义教研组教师队伍,恢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堂教学,增设自然辩证法教学小组。由于当时左的思想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教学不断受到干扰。
1961年底,冶金部管理干部学校8名教师调入马列主义教研组任教。 “文革”十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受到严重破坏,教研组被拆散,教师队伍受到严重冲击。1972年,理工科院校恢复招生后,钢院恢复了马列主义教研组,实际上绝大多数教师分散在各系,成立教学小组,在系党总支领导下工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还不可能走上正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北京钢铁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努力排除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干扰,得到全面的恢复和发展。
根据北京钢铁学院的发展规划——把学院办成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的要求,1984年1月29日,院党委召集马列主义教研室、职工教育办公室语文教学组及德育教研室的全体教职工,宣布成立北京钢铁学院社会科学系,由党委副书记樊源兴兼管。5月16日,经冶金部批准,郭务本为社会科学系主任,历任两届,至1989年底。
1990年1月,王起田接任第三届社科系主任,戴桂康、许放、王贵希任副主任;系总支书记:张幼涛,副书记:吕京生。此届任期4年。 1994年3月24日,校党委召开全系教职工大会,宣布社科系第四届领导班子成立,许放任社科系主任,张尚权、周湘斌、王贵希任副主任;系总支书记:吕京生,副书记:王梅、刘向军。此届至1995年4月文法学院成立。
系所设置
科系
教学中心
研究中心
文法学院设有公共管理系、社会学系、法律系、艺术教育中心等教学研究单位;此外,由学院代管的教学科研机构有:北京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北京科技大学高校学生事务研究中心、MPA教学管理中心、《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等,学院还负责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的教学管理工作。
学院各类专业人才荟萃,有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等专任教师70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14人、副教授37人,91%的教师有硕士、博士学位。近年涌现出一批思想活跃、才华横溢、治学严谨的青年学科带头人。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1名、教育部高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8名,北京市培养新世纪优秀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名。
教育教学
学院已形成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行政管理、法学、社会工作3个本科专业;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含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科学技术哲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学、文艺学、科技与教育管理等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思想政治教育、科技与教育管理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是全国首批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试点院校,招收法律专业硕士学位(JM)研究生。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600余人,硕士研究生400余人,博士研究生近40人。
学院设有文科专用的图书资料室,藏有大量中外文书刊;还设有模拟法庭、社会工作实验室、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实验室、艺术鉴赏实验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定期出版《思想教育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为师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园地。
学院设有文科专用图书资料室,藏有大量中外文书刊和资料;还设有多功能教室、模拟法庭、社会工作实验室、办公自动化实验室、教育管理统计模拟实验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定期出版《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师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园地。
科研
学院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已出版和发表了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专著和论文,承担和完成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学院还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经常派教师出国访问、进修,每年聘请多名外籍专家来院任教、讲学,为培养高级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师资队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哲学、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文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专任教师70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教授13人、副教授37人。学院专任教师中69%的教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82%的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44%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另有7位教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外部链接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 |
---|---|
科系 | 公共管理系 · 社会学系 · 法律系 · 艺术教育中心 |
教学机构 | MPA教育管理中心 · 法硕教学与管理中心 · 实验中心 ·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 · 对外汉语教学中心 |
研究机构 | 高校学生事务研究中心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
相关条目 | 专业设置 · 课程设置 · 院党委 · 院团委 · 教师列表 · 班级列表 |
北京科技大学 | ||
---|---|---|
学院 |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学院 · 自动化学院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 数理学院 ·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东凌经济管理学院 · 文法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高等工程师学院 · 体育部 | ![]() |
研究院 | 冶金工程研究院 ·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广东研究院 | |
校区 | 天津学院 · 管庄校区(继续教育学院 · 远程与成人教育学院 · 国际学院) · 延庆分校 | |
机关部门 | 校党委 · 党委办公室 · 校长办公室 · 纪委 · 组织部 · 宣传部 · 统战部 · 武装部 · 学生工作部 · 研究生工作部 · 研究生院 · 保卫保密处 · 校工会 · 校团委 · 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 · 人事处 · 教务处 · 科学研究与发展部 ·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 财务处 · 招生就业处 · 资产管理处 · 后勤基建管理处 | |
直属单位 | 信息化办公室 · 后勤服务集团 · 科技产业集团 · 图书馆 · 校医院 · 社区居委会 · 体育馆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 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